农村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发展农村体育事业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指标。农村体育是国家体育发展中最突出的难点,应研究并解决影响和制约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因素和困境,促进农村体育事业发展[1]。
发展农村体育事业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指标。农村体育是国家体育发展中最突出的难点,应研究并解决影响和制约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因素和困境,促进农村体育事业发展[1]。
1 影响和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1.1 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较慢
国家进行税费改革和惠农政策,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但农村与城市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目前全国城镇人口约为8.3 亿,农村人口约为5.64 亿;城镇居民消费水平超过33 280 元,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勉强超过13 060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9 250 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勉强超过14 610 元。从人口数量来看,城镇居民人口数量是农村居民人口数量的1.47 倍;从消费水平来看,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是农村居民的2.548 倍;从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的2.687 倍。农业经济创收难、增收难,城乡二元化结构不合理,致使农村体育事业难以实现高速发展[2]。
1.2 农村体育资源配置不合理
推进农村体育建设,有利于增强农民身体素质,提高农民参与体育和锻炼身体的意识,培养良好的运动健身习惯,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逐渐从贫困走向富裕,但绝大部分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很滞后,严重缺乏体育活动场地和配套设施,这是农村体育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城乡结构资源分配不合理,造成农村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发展速度。农村体育场地建设滞后,严重挫伤了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不足与农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制约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农村经济可持续稳定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1.3 农村文化建设慢
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民群众的体育观念。尽管国家投入了很大的财力、物力、人力在农村地区推广、普及科教文卫事业,但许多地方在实际操作中却不愿意将财政资源投入文化体育建设中。在许多农村地区,体育文化活动变成了“走形式”,文化体育设施陈旧、老化、破损、荒废,使思想观念保守的农民群众逐渐丧失了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农民群众丧失体育观念,当地政府也就更缺乏动力开展农村文化体育建设,进而严重制约了农村体育事业发展。
1.4 青壮年人口流动的影响
1982 年,我国放松户籍管制,不再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允许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从此,数以亿计的农村青壮年涌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打工。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9 年进城务工农民总数超过了2.9 亿,超过农村居民总数的51.4%。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流动,在客观上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也改变了亿万农村青壮年的命运,提高了农村青壮年的经济收入。但大量农村青壮年人口的长年流动,却使农村体育事业丧失了体育活动主体,致使农村地区很难组织起体育俱乐部、体育社团和专业运动队,也很难组织大规模的体育赛事。
大量农村青壮年人口流出农村,在农村地区留下的是1 亿留守儿童、4 000 多万留守老人、1 亿留守妇女(由于妇女有“三八”妇女节,儿童有“六一”儿童节,老人有“九九”重阳节,因此民间将农村留守人员称为“ 部队”)。农村留守人员包揽农活、照顾田间、照顾老小,在许多地方,年幼的留守儿童还要照顾无法行走的留守老人,几乎没有时间去锻炼身体。一些留守人员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未能得到及时治疗,也在客观上制约了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
1.5 全民体育的宣传工作不到位
农民群众的文化水平较低,全国农民平均受教育水平在初中或初中以下。大多数农民对全民健身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许多农民群众甚至存在“天天干活就是锻炼”和“体育活动纯粹是浪费时间”等错误观点。农民在结束一天重体力劳动后,宁可坐在一起打牌、打麻将,也不愿参加体育锻炼。一些农村及相关组织机构没有开展好体育宣传工作,导致农民群众无法更新体育观念,不利于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
2 发展农村体育的建议与对策
虽然在农村地区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存在着许多困难,但是要认识到农民群众是体育事业的重要参与者,而且现在农村居民依然有强烈的参与体育活动的意愿(在许多农村地区的留守妇女每天晚上都要出去散步1~2 h)。因此,必须认真思考、研究如何发展农村体育事业。
文章来源:《新农村》 网址: http://www.xnczz.cn/qikandaodu/2021/0208/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