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巧娘临渭草编技艺提高班开班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渭南日报全媒体 记者 王晓宁 7月18日,由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临渭区文化馆、临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新农村巧娘临渭草编技艺提高班在渭开班。来自全
渭南日报全媒体 记者 王晓宁
7月18日,由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临渭区文化馆、临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新农村巧娘临渭草编技艺提高班在渭开班。来自全区草编艺人及爱好者50人参加培训。
《临渭草编》是临渭区的一项省级非遗项目。其历史源远流长,在渭南已有几千年历史,起源于南唐兴盛于北宋、祖祖辈辈编织,作为传统的手工技艺之一,具有结、辫、捻、搓、拧、举、盘等各种编织技艺。
担任此次培训主讲老师、市级非遗草编传承人陈春苗,2016年底成立了巧娘草编专业合作社。她在传承的基础上,潜心钻研,巧妙设计,其细腻的草编工艺将浓郁的乡土风情和流动的生活气息融为一体,寄托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也彰显了新时代的文化气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产品远销省外,供不应求。
在培训现场,陈春苗教得仔细,一步一步讲解麦秸秆、玉米皮等原材料的处理方法,一个一个手把手的指导编织技法,学员们认真学、及时问、细心练,学习热情高涨。今年67岁的临渭区桥南镇烟村村贫困户郑菊草说,“我学习草编有三年了,家里有麦秸秆、玉米皮原料,农闲时间做个编织,交到合作社,可补贴家用。这次培训,吃、住、学都免费,我就报着多学些草编技能的想法参加了培训。”她说,“草编技法一通百通,通过这次深入学习,从空心编织到实心编织,造型变化,触类旁通,确实很实用。”
家住临渭区下邽镇吝村的李秋翠高兴地对记者说,“自小就爱草编,得知有这个草编培训,就报了名,通过培训,确实很有收获。”表示以后在这方面有所发展。
据临渭区文化馆负责人介绍,此次培训班共4天,主要以《临渭草编》为载体进行学习交流,探讨草编技艺发展、交流草编技艺传承,旨在进一步探讨非遗保护新思路新思想,增强全民非遗保护意识。同时,在助力脱贫攻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增加农民收入。
文章来源:《新农村》 网址: http://www.xnczz.cn/zonghexinwen/2020/1012/532.html
上一篇:农业机械化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下一篇:培育创业带头人,共建美好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