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水通向新农村 产业开启致富路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人民网北京10月17日电(曲源 实习生徐纶 刘丹)“老有所依、幼有所教、壮有所用”,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以下简称中石化)在扶贫工作的畅想和目标。在助力脱贫攻坚中,中石化人孜孜以
人民网北京10月17日电(曲源 实习生徐纶 刘丹)“老有所依、幼有所教、壮有所用”,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以下简称中石化)在扶贫工作的畅想和目标。在助力脱贫攻坚中,中石化人孜孜以求,踏实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近日,中石化党组副书记赵东,中石化扶贫办主任宋云昌,中石化派驻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副组长钱有做客“对话新国企·大道康庄”系列访谈节目,在人民网的演播室里,讲述了他们的扶贫故事。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是中石化定点帮扶的贫困县,干旱缺水,植被稀疏,自然资源匮乏,当地人曾用 “大山开会的地方”、“地球裸露的肋骨”和“渴死麻雀滚死蛇”来形容这里的贫瘠、深沟和陡坡。
赵东表示,中石化先后派驻五批扶贫干部前往东乡,改善其发展环境。“第一项便是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把新农村建设好。”
赵东表示,中石化为布楞沟流域修建了近578公里长的供水管道、164座水池。“这些水池是用来减压的,只有通过它们,自来水才能一级一级输送到东乡2300多户家庭里面。”此外,通过修建盘山路,整个布楞沟流域的25个村也连接起来了。
为改善东乡百姓的居住环境,中石化翻新布楞沟流域1330户百姓的危房,给56户百姓修建了新房子。“整个东乡的新农村建设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赵东介绍,产业扶贫是中石化扶贫工作的一大重点。“如果要真正脱离贫困,还是要让老百姓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致富。”为东乡的特色产业持续“造血”,中石化花费了不少心血。
首先,是对藜麦的种植推广。藜麦耐旱、耐寒、适宜生长在高海拔地区的特性,这正好适应了甘肃紧缺的水资源状况和海拔高度。赵东表示,这一农作物的营养价值极高,种植又十分简单,不需花费太多精力就会长得很好。因此,中石化扶贫干部大力推广藜麦种植技术。在部分农民的带动下,东乡百姓对于藜麦种植的积极性逐渐转高,从2018年试种的20亩,逐渐增加到2019年的4000亩、2020年的一万亩。目前,大约有1800多户当地的农民种植藜麦,一万五千多当地农民因此脱贫。“在藜麦丰收后,中石化会对农民手中的藜麦进行收购,加工成藜麦产品,再利用中石化三万座加油站的座易捷店进行销售,鼓励大家购买这些扶贫产品。”
其次,是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发展产业。一方面是把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另一方面把金山银山变成老百姓兜里的钞票。 在适宜种植猕猴桃的湖南省凤凰县,帮助当地农民扩大种植面积,建立深加工生产线;在风景秀美的偏远山区,发展特色民居和旅游业。在后续收益方面,宋云昌谈到,中石化将这些扶贫产业获得的收益交给当地的合作社,老百姓再从合作社分红,对脱贫起到很大作用。
“接下来中石化要做的一件事是对于当地的农民、干部进行培训,提高农民的产业水平,用帮扶来倒逼当地管理水平的提升。”宋云昌说。
据介绍,中石化对口支持了8个扶贫县,有67家下属单位对口了709个贫困村。现在7个扶贫县已经完全脱贫,剩下的东乡县预计今年也会达到脱贫目标。
文章来源:《新农村》 网址: http://www.xnczz.cn/zonghexinwen/2020/1019/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