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县创新农村“信用+”体系支持乡村振兴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发布会现场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赵冉冉 济宁报道 3月9日,济宁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泗水县创新农村“信用+”体系助力乡村振兴新闻发布会,介绍泗水县创新农村”信用+”体系助力乡村
发布会现场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赵冉冉 济宁报道
3月9日,济宁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泗水县创新农村“信用+”体系助力乡村振兴新闻发布会,介绍泗水县创新农村”信用+”体系助力乡村振兴有关情况。
泗水是山区县,农村人口、农业产业比重较大,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推进乡村振兴、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作为事关全局的重大任务,改革创新、狠抓落实,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特别是,今年以来,启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探索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基层治理机制。
建立全覆盖的农户信用档案
按照基础项、加分项、减分项、否定项四个维度,多角度、多层次对农户进行信用评价,“一人一档”建立信用档案和信用积分。在指标设计上,一方面,要客观、写实,以实现精准“画像”的目的。为此,评价指标体系中,既有基础信息等客观信息,也有人居环境、村风民风、志愿服务、违法占地等农村社会治理的痛点难点问题,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信用评价体系,激励、引导、约束农村居民诚实守信、向上向善。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可操作性、便捷性。没有设置过多指标,其中,加分项有9项,减分项12项,否定项7项,既能涵盖农村社会重点工作,又避免了过于繁琐带来的不便和不可持续性。同时,对信用评价实行动态管理,定期采集并更新有关信息和评分,确保信用评价及时写实。
构建信用和利益之间联结机制
目前“信用+”,首先加的就是金融。以金融科技为支撑,以准确完备的信用评分为依据,将信用评分与授信额度、利率相挂钩,对农户给予信贷资金支持,真正把信用变为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真金白银”。比如,信用评分每10分对应1万元授信额度,可累加、累减,积分越高授信额度越高、利率越低,群众越得实惠。不仅是信贷支持,下一步在总结经验基础上,还将逐步把信用评价与福利待遇、评先树优、交通餐饮娱乐等挂钩,不断丰富信用评价应用场景,真正让精神与物质、道德与经济“联姻”,让诚实守信者真正得实惠。为保证信用评价客观公正,成立评议小组,由德高望重的乡贤、村民代表、优秀党员、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等共同组成评议小组进行评价打分,评分结果全部公示,确保结果经得起事实检验、经得起群众检验。
完善系统配套措施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与运用,实际上就是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社会治理模式,将德治融入信用建设,以自治激发治理活力。因此,必须强化有关配套机制建设,比如完善村规民约、村集体议事规则等,建立村庄内的刚性约束机制,和信用激励相得益彰、相互补充,形成良性循环。同时,要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工作,用好儒学讲堂、送戏下乡、道德大讲堂、广场舞、村内大喇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发动,让每一名群众认识到、理解到并在以后的生产生活中感受到信用评价的实实在在的激励和约束,从而带动基层社会治理有力有效。
文章来源:《新农村》 网址: http://www.xnczz.cn/zonghexinwen/2022/0316/1271.html